瀏覽量:384 發布時間:2024-12-24
前言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等級劃分要求
5. 基本要求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10)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浙江工商大學。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等級劃分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的等級劃分和基本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的等級劃分及評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GB/T 10001(所有部分)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導向系統 設置原則與要求 第1部分:總則
GB/T26354 旅游信息咨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
LB/T054 研學旅行服務規范
LB/T055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服務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LB/T05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以紅色旅游為特色主題,突出紅色文化傳承、產業綜合帶動屬性,在推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民俗旅游等關聯業態和餐飲、住宿、文創、演藝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具有引領效應的旅游目的地。
4. 等級劃分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劃分為2個等級,分別為國家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和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國家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命名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命名為“??省(區、市)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
5. 基本要求
5.1 機構與制度
5.1.1 應明確建設主體,建設主體應建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工作領導機制、協調機制、運行機制、綜合管理機制。
5.1.2 建設范圍應由建設主體根據紅色資源和其他文化、旅游資源的整體分布、自然條件、稟賦差異及配套設施等情況,明確劃定具體區域范圍。
5.1.3 應具有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但不限于:紅色旅游數據報送制度、紅色旅游人才培養考核制度、紅色旅游年度報告制度、革命文物資源管理制度、應急安保制度、旅游投訴處理制度。
5.2 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
5.2.1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紅色資源應種類豐富,具有獨特性。
5.2.2 應具有品牌化和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產品,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至少有1處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或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至少有1名紅色旅游講解員入選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人才培養項目或3名紅色旅游講解員入選省級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人才培養項目。
5.2.3 應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做好革命文物的原真性保護和日常養護。
5.2.4 應依托紅色資源培育旅游產品、提升旅游品位,宜開展對本地紅色旅游景區(點)承載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相關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利用。
5.2.5 宜開展面向大、中、小學生的特色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或參與紅色旅游進校園、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紅色主題研學旅游、紅色旅游實景課堂等活動。紅色旅游研學項目應符合LB/T054的要求。
5.2.6 宜緊密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加強和規范紅色旅游解說詞、導游詞創作。
5.2.7 應科學有序規劃建設,維護原有歷史氛圍和紅色底色,保持原址原貌、體現地方特色,嚴防不合理開發和娛樂化、庸俗化、過度商業化傾向。
5.2.8 應保護革命老區整體外觀風貌,配套旅游設施建設要同紅色紀念設施相得益彰,符合紅色紀念的特點。
5.3 融合發展
5.3.1 應制定包含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發揮紅色教育功能、促進業態融合、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在內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總體規劃,并確保該規劃的實施。
5.3.2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紅色融合業態集聚,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體育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等融合發展的業態種類較多,餐飲、住宿、文創、演藝、旅游線路等相關產品應較為豐富。
5.3.3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各類業態應做到在融合機制下各具特色、相互支撐、要素完善,紅色旅游應挖掘紅色文化、發揮紅色教育功能,鄉村旅游等業態應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觀光、休憩配套服務,景區 (點)應做精產品,提供配套游覽服務。
5.3.4 宜運用現代智能科技增強產品服務的互動體驗和情景體驗,紅色旅游演藝項目、國防教育旅游產品以及紅色動漫、紅色音樂、紅色影視等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應較為豐富。
5.3.5 宜至少有1個影響力較大的紅色旅游演藝項目和一定數量的、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紅色文創產品。
5.3.6 應有一定數量的夜間旅游產品,年游客的人均過夜天數指標在年游客總人數的占比中宜不低于50%,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旅游接待人數、旅游綜合就業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年均應保持一定增速。
5.3.7 宜通過資源整合形成整體收益,提升對紅色旅游投入的積極性,宜通過區域市場收益統一評估、合理確定貢獻作用、及時兌現工作績效獎勵等措施提升紅色旅游景區(點)、紀念場所(館)及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5.3.8 宜通過聯合產品開發和市場打造形成整體競爭優勢,科學確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旅游綜合財政貢獻,按比例增加紅色旅游資金投入。
5.4 旅游服務能力
5.4.1 應配置類型豐富的住宿、餐飲、購物、休閑等旅游服務設施。
5.4.2 應打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核心吸引物間公共交通連接,開發旅游線路產品,加強公共服務共享。
5.4.3 宜為游客自助出行提供多種選擇,應在重點旅游區域設置數量充足的停車場。
5.4.4 應合理設置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提供旅游公益咨詢服務。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的功能配置應符合GB/T26354的要求。
5.4.5 應在旅游重點區域設置旅游引導標識系統,提供全景導覽圖、區域導覽圖以及各類旅游信息索引等標志,相關圖形符號應符合GB/T 10001(所有部分)有關要求,標志設置符合GB/T 15566.1的有關要求。
5.4.6 應在旅游重點區域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
5.4.7 公共游覽區、活動區應設置無障礙通道,設立無障礙標志,配置符合無障礙出行需求的輔助設施。
5.4.8 公共游覽區、活動區應合理配置公共廁所和垃圾箱等環境衛生設施。垃圾處理實行分類收集、轉運,日產日清。
5.4.9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內景區應出臺針對青少年、老年人、殘障人士、退役軍人、勞動模范等群體的優待措施。
5.5 安全與應急保障
5.5.1 應設有安全管理機構,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與保障制度。針對在高峰期和特殊時段進行的紅色旅游活動,制定安全風險預估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5.5.2 特種游覽設施設備應定期檢修,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應齊全、完好、有效。
5.5.3 應根據活動和產品的需要,設置安全標志和相關安全說明,并置于醒目位置,安全標志應符合GB2894的規定。
5.5.4 應設有緊急救援機制,配備緊急求救設施設備,建立定點聯系醫院。
5.5.5 近3年區域范圍內的文化和旅游企事業單位、項目和設施,不存在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文物保護、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違法違規問題。
5.6 人才培養
5.6.1 宜設立專家智庫,培養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因地制宜地制定紅色旅游講解員、展覽展陳等專業人才引進優惠政策。
5.6.2 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宜配備少數民族導游和講解員,有國外客源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宜配備適量的外語導游和講解員。
5.6.3 宜設置紅色旅游志愿服務工作站點,鼓勵公益組織或個人從事公益服務活動。